手打小说网

关于汉魏之际的单双名问题

《汉魏文魁》转载请注明来源:手打小说网shouda.org

可能很多朋友都会发现,汉末三国时代与今天不同,单名绝对多于双名。这是当时人尤其是士人的习惯,一般认为来自于王莽复古的法令,使士大夫皆用单名,以双名为贱。史书记载,王莽有孙为王会宗,依照新法改为王宗,后因觊觎大位而被逼自杀,王莽使其复双名会宗,作为惩戒。

其实这虽然是一个重要原因,但并不是主要原因,东汉复辟,几乎秉持着“两个凡是”的方针,凡是王莽主张的,咱们就要反对,凡是王莽反对的,咱们就要支持,可是虽然取消了单名的新法,却并没能扭转取单名的风气。其实,单名被广泛使用的主要原因,是因为随着儒家理念日益成为统治思想,避讳制度也越来越严格,非止避君主之讳,也常避尊长之讳,虽说《礼记·曲礼》规定“二名不偏讳”,也就是说对于双名,光避其中一字即可,但人们逐渐地不管这一套,肆无忌惮地大避特避起来。可以想见,当绝大多数人名都是单名的时候,需要避讳的范围也就成倍缩小,方便日常生活中对文字的运用。

所以这种单名习惯,是从西汉中后期就产生了的,王莽托古改制,只是将其作为法律确定下来而已。其后新莽政权虽然倒台,这一习惯却并没有被扭转,这就导致东汉朝,也包括魏晋之际,单名占据了主导地位。

后汉三国时代,在历史上留下姓名来的,绝大多数都是单名,这不需逐一列举证明了。那么,偶尔也可见其双名,破坏了这一习惯,又该怎么解释呢?双名的产生,其实有以下几种特殊情况:

最常见的是史无其人,演义虚构,比方说:武安国、裴元绍、邢道荣,等等。

二是以字行。古人有名有字,理论上字也习惯为单,但是有可能在前面加上排行,如伯仲叔季,加上代表尊敬的“子”、“公”等字,或者在后面加上男子的美称“父”(“甫”)字。比方说孔丘字仲尼,仲就是排行,后世还习惯尊称其为“尼父”。到了后汉三国时代,字已经以双字为常态了,但周瑜字公瑾、鲁肃字子敬之类的,还保留着古代遗风。

有很多人失其名而仅存其字,或者当时因为各种情况,人们习惯称呼他的字,即以字行。比方说,诸葛亮躬耕隆中,其好友有崔州平、石广元、徐元直、孟公威,其实崔州平即崔钧、石广元即石韬、徐元直即徐庶、孟公威即孟建,皆记其字而已。这些是查得到的,还有一些是查不到或者含糊的,比方说诸葛亮的岳父黄承彦,被曹操误杀了的吕伯奢,鲁肃友刘子扬,袁绍将吕威璜、眭元进等等,其名即不传。袁绍有将韩莒子,或谓即韩荀或韩猛,蒋义渠,或谓即蒋奇——究竟是与不是,估计没人能够证明了。

第三种情况是书记讹误,比方说跟麋芳一起降了吕蒙的蜀将傅士仁,本名士仁,演义误记。降曹的幽州刺史乌桓触,实即焦触,也是演义误记。《三国志》中有王子服,《后汉书》则记为王服。还有庞统的叔父庞德公,可能是以字行,也可能是“衍”了公字。

第四种情况为外族,比方说沙摩柯,再比方说胡车儿、胡赤儿,以“胡”字冠在名前,那不是姓,而是代表其胡人出身。演义中还有一个羌族首领俄何烧戈,既是外族,也是误记,正史中实为两人,即饿何和烧戈。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赤军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手打小说网shouda.org),接着再看更方便。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新书推荐

觉醒异能穿末世,五个哥哥跪地痛哭七零军婚,颠疯卷死对照组苍龙剑她掉马甲后,矜贵老公茶化了带着刘天仙去影视世界重生之影视女王反派小阁老长公主休夫后,侯府上下跪求原谅害我退出娱乐圈,我成巨星你哭啥?综武:惊世剑法曝光,女侠们跪了四合院:开局所有技能加持20年让你挖宝,没让你挖出万魂幡再见爱人:契约到期,替身跑不掉漂亮小傻子是天才,是大佬心尖宠乡村爱情之这村医坏的冒泡阴生子,鬼抬棺越放纵越有钱,我享受肆意人生阮小姐又软又娇,腹黑大佬哄不停说我假少爷?可惜亲生父母更炸!女友背叛后,全城第一美女向我求婚穿越七零:科研娇妻很凶悍玩家登陆我宗门,怎么全是反骨大学生?洪荒:拒绝鸿钧赐婚,卸任天帝长生:开局做棺材,我靠死人修仙迎娶傻千金后,女战神求我离婚完成任务,在诡异末世求生开局捡漏美娇妻,乱世造反当皇帝从山神开始证长生清穿:四爷心尖就是我!男主男德满分,只想和女配结婚关于我成为鸣人他哥这件事情潮汹涌婚姻十字路口,旧爱新欢怎么选重生80:摸鱼捉虾,我带全家吃肉契约红发香克斯,校花踢我下船短命老公先别死,我能生能旺甜蜜蜜穿成西游早逝大师姐:就是你欺负我家猴儿?惊!天降老公竟是豪门首富嚣张跋扈从纨绔到拥兵千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