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打小说网

第131章 移忠作孝,诬良为盗(第1/4页)

国子监祭酒陶大临埋着头,借着申时行挡住皇帝的身影,生怕被皇帝看到。

心中更是大呼折磨。

皇帝这一轮秋讲,总是这样不好好上课,问些敏感问题。

这一堂课讲的是《孟子》,论的是“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本身很简单,没什么争论的余地,反而是政治意义更多一些。

如今讲课的内容和进度,都是日讲官排的,具体审核跟释意,则是两位阁臣亲自过目。

今日这一堂,是大理寺少卿陈栋、吏部右侍郎温纯安排。

明眼人都能看得出来,这是在为皇帝亲政壮势,以及做礼法上的铺垫。

无后为大嘛。

皇帝十二岁了,完全是一个可以婚配的年纪了。

如果要选妃,提前个一年多,十四岁大婚,那么开年就该下旨开始准备了。

如果急着亲政,那么宫里那位李春芳的孙女,也不是不行。

至于说祖宗成法,不娶士大夫女……

陈栋和温纯的意思很明确,舜尚且可以为了留后,隐瞒父母,那么陛下为了留后,做些权变,完全在情理之中。

也就是方才张居正说的“礼之权也”。

这是一次局限在皇帝近臣,经筵官范围内的政治表态。

首辅张居正见到陈栋和温纯这个排课之后,也没提什么意见,顺水推舟得把课端了上来。

同样是一副支持的样子。

按理来说,如此君臣和谐,皇帝意会了,就该感动一番,赏赐点什么东西表表态,然后回去好好想想什么时候大婚才是。

结果小皇帝不按套路出牌,转进到了一个极为敏感的话题上——大明朝是不是孝治天下?

陶大临挠了挠手背,只感觉浑身有些刺痒。

不然怎么说非得阁老出面,才能回答皇帝的问题。

这种涉及儒门根基,国朝本源的事情,他们这些人怎么敢跟皇帝多说一个字?

但凡说错一句话,就是身败名裂的下场。

朱翊钧的目光,扫过一众经筵官。

将众人各异的神情,收入眼底。

最后才落在面色为难的张居正身上。

张居正为什么这么为难,朱翊钧自然知道,否则他也不会这样单刀直入地问出来了。

这话明着听来,似乎并不敏感。

毕竟这是一个千年以来的政治正确。

自汉往后,历朝历代,都是如此自我标榜的。

远的说三国志,鲍勋上疏一口一个“明本立教,以孝治天下。”

其后的隋书,更有皇帝金口玉言“朕方以孝治天下,恐斯道废阙,故立五教以弘之。”

旧唐书上,李渤陈情亦是“伏以陛下孝治天下,稍垂恩宥。”

宋元就更不必说了,易简前、刘安世、李秉常、崔敬传,白纸黑字,动辄都是“陛下以孝治天下。”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新书推荐

叛军围城,我皇太子揭棺而起!三国之从购买并州牧开始三国之美女如此多娇我在水浒做奸商太子我啊,最喜欢做好事了女帝:假太监,朕的后宫都让你凿光了大汉:开局刺杀刘彻,求诛九族大唐:穿越李恪,配角怎么当皇帝三国风云:群雄争霸天下舔狗三年,只为开启军工系统大宋小农民农民将军臭县令朕怀孕了大秦:最狠丞相,杀出个万世永昌我在异世界召唤穿成乖软夫郎的农家书生清末土司王春枝缠朕,乃万岁!玄天宗修行记事重生三国,我抢了刘备的皇叔我在三国逆转乾坤倒拔三国开局贪成五亿县令,女帝求我多贪点?全球沙化之我在异世攒功德大唐小说家大明风流最狂上门女婿随母改嫁,我跟继父约法三章继兄不善朕,剩者为王三国:我刘备也是绝世武将朱元璋:逆子,这皇位非你不可!我家娘子太体贴封地三年,百官跪求登基!谍海无名造反我没兴趣,父皇别害怕诸葛重生:众将士,随亮北伐!那年,那雪,那个醉酒书生让你当江湖大佬,你成了军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