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生:我在大明混吃等死的那些年》转载请注明来源:手打小说网shouda.org
乾清宫。
随着父子进来,百无聊赖的李本总算有了精神,连忙行礼道:
“微臣参见吾皇万岁,太子千岁。”
“免礼。”朱厚熜走至御案前落座,轻轻道,“赐座。”
边上的小太监忙去搬来锦墩,先给太子殿下,再给李本,接着,知趣地退了出去。
李本谢坐,作聆听姿态。
朱厚熜沉吟道:“自科举制度建立至今,千余年来,数学从不在科考之列,因此,虽不是冷门之学说,可想要普及,也非一朝一夕之功。”
“皇上圣明。”李本趁着皇帝说话间隙,奉承了句。
“普及数学,势在必行,可这不是一道单纯的旨意,就能完美推行。”朱厚熜平静道,“且不说学生,学塾授课的先生也不一定全都懂数学,如此情况,李卿可有高见?”
“皇上所虑极是,这的确是个问题。”李本称是,却没下文。
朱厚熜见老家伙不上套,只好主动说道:“朕倒是有个法子。”
“请皇上示下。”
“朕以为可在翰林院、国子监做文章,李卿以为然否?”
李本缓缓点头,恭声道:“皇上圣明,此策甚妙,臣以为大为可行。”
一边,朱载坖露出恍然之色,问道:“父皇,您的意思是,让国子监和翰林院的人先学习数学,之后再下地方去教书?”
朱厚熜没说话,瞧了李本一眼。
李本接言道:“殿下英明,这许多数学书册,就是臣联合翰林院、国子监许多人,共同努力的结果,期间,这许多人相互交流、学习,如此才真正吃透这自先秦至大明的数学理论,并对其做了分门别类……让翰林院、国子监的人做推广普及,最为合适。”
朱载坖微微点头,嘴角缓缓牵起一抹笑意。
终于分析对了一次。
却听李本继续道:“翰林院、国子监,是朝廷储才之地,自不能长此以往地下地方做教书先生,且不说这些才子会心生不满情绪,也影响朝廷取才。如此,只为解一时之急,皇上此举意在利用翰林院、国子监的影响力,引起我大明子民对数学的重视……”
解释完皇帝的两层用意,李本话锋一转,道:“因此,国子监和翰林院下地方普及数学只是一时,这个期限不能太长,且还要照顾好这些人的情绪,要适当给出优待……”
最后这句话,名为太子解释,实则是向皇帝讨价还价。
李本明白皇帝私下召见他,是因为不方便在公开场合说,毕竟,这是个得罪人的政策。
得罪人的政策怎能出自皇帝之口?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小说推荐:【长城中文网】《谁教你这么御兽的》《谁让他修仙的!》《权力巅峰》《秦时明月之君子六艺》《山海提灯》《从1979开始的文艺时代》《好莱坞的亿万富豪》《高武纪元》《说好军转民,这煤气罐什么鬼?》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